正視經濟景氣下滑的警訊
2019-12-07|台中 區域主管 果津
摘要內容
根據經濟部最新的統計指出,今年11月份外銷訂單的金額為476.8億美元,年減百分之二點一,這是繼今年六月份微幅衰退0.1%之後,再度出現負成長。由於外銷訂單是我國對外經貿的風向球,這也預示著台灣未來出口的壓力將越來越大,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pixabay。)
不只外銷訂單下滑,最新的景氣對策燈號分數也急遽變化。根據國發會日前發布11月景氣燈號,綜合判斷分數大減5分,保住黃藍燈,分數17分卻來到下限,差1分就落入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且景氣領先指標及同時指標均持續下跌。另外,中經院調查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11月數值跌至48.0,也是2016年4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種種跡象都顯示景氣已經開始趨緩,對此主計處以及國內各研究機構也都下修了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的預估。
雖然這是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之下大家所預期到的,但是下滑速度之快,也讓人措手不及。尤其是中國大陸近幾個月來的汽車銷售、民間消費、工業生產、製造業PMI等等都出現了下滑;而美國雖然景氣表現尚可,失業率維持在歷史的低點,但部分廠商如汽車廠已明顯感受到經營壓力,而在連續加息之後也對資產價格造成衝擊,都引起大家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因此,若未來中美貿易戰未能平息,包括中、美兩國,全球經濟將出現明顯的下滑,台灣自然不會例外。
那麼在當前中美貿易大戰的背景之下,台灣該如何維持經濟成長的動能呢?吸引這些可能受到貿易戰衝擊的台商能回台投資應該是方法之一。根據日前媒體報導指出,因為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有部分台商已經表達想要轉移生產基地的意願,當然一方面是大陸製造的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也預期中美貿易戰短時間不會善了,因此希望將生產線移到比較不受關稅影響的地區。
然而,根據中經院的調查,只有12.3%的台商考慮回台設點,傾向轉往東協設廠的比例則多出一半以上,這樣的比例令人憂心。 廠商不願回台的原因,當然除了廠商最關心的五缺問題之外,最主要的還是市場規模的問題。因為大陸台商回流,雖然能規避銷往美國的關稅,但是台灣產品銷往其他國家並沒有優勢,例如越南除了是東協國家之外,也是CPTPP的成員,前往越南設廠還可以享有銷往這些國家更優惠的關稅,因此廠商赴東協的意願就比台灣還高。當然,並不是所有台商都適合回台生產,像一些勞力密集度高的廠商,赴東南亞國家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但這些廠商若能向台灣廠商採購上游產品或關鍵零組件,其實還是對台灣經濟還是有幫助的。
因此,在當前中美貿易大戰之際,面對台灣景氣下滑的風險,除了打造好投資環境,吸引台商回台;也要營造有利廠商對外投資與貿易的環境,雖然台灣在短期內加入CPTPP或ECFA等區域經貿組織恐怕有難度,但是與這些東協國家簽署FTA或相關的投資保障協議,應該是當前政府努力的目標。
引用資料來源
作者:陳金隆 ( 1月2日 15:13)
#景氣 #經濟疲弱
正視經濟景氣下滑的警訊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s://www.npf.org.tw/1/20023
/
延伸新聞